周一 晨安
修到苏州东说念主,有福啖此果。
——吴作主说念主
“一世行路便多愁,落得星星雨鬓秋。数尽归途到家了,此身犹未出苏州。”南宋诗东说念主杨万里的这几句诗,是吴作主说念主晚年频频吟哦、反回信写的文字。字里行间的乡想,恰似一根绵长的线,一头牵着这位艺术众人的晚年齿月,一头紧紧系着他魂牵梦萦的家乡——苏州。
1908年,吴作主说念主在苏州出身,这座兼具温婉与灵秀的城市,不仅是他生命的开端,更在他心中埋下了深厚的旧地情结。1927年,中学毕业的他离开苏州,赴上海艺术大学好意思术系肄业,后又入南国艺术院随从田汉,继而闲静徐悲鸿、远赴欧洲留学,自此开启了波浪壮阔的艺术东说念主生。可无论脚步走多远,苏州长期是他心底最柔嫩的惦念。
自离开家乡后,吴作主说念主一世仅三次重返苏州,差异是1957年、1962年与1973年。每一次归乡,停留的时光都相等少顷,事务酬酢也常占去泰半本领,但他总愿挤出片霎闲暇,带着画笔与速写本,踱步在熟谙的街巷、园林与太湖之畔。他用铅笔勾画园林的亭台轩榭,用国画晕染太湖的烟波浩淼,用油画捕捉江南的花卉鲜果——那些对于苏州的写生作品,题材丰富,笔触详细,每一笔都藏着他对旧地风光的重视,每一幅都是他对家乡最直不雅的迷恋。
张开剩余28%1962岁首夏,当夫东说念主萧淑芳创作出洋画《枇杷》时,吴作主说念主欢然提笔题句:“修到苏州东说念主,有福啖此果。”短短十字,莫得丽都的辞藻,却满溢着述为苏州东说念主的自重与幸福。在他心中,生于苏州、能品味到家乡的清甜枇杷,等于东说念主生贫窭的福泽。这份对家乡的招供感,早已融入他的骨肉,成为他艺术生存中弗成或缺的精神底色。
吴作主说念主的一世,踪影遍布国表里,在艺术创作与好意思术教师界限竖立超过,可苏州长期是他无法割舍的“根”。那几句反复吟哦的诗、那些尽心绘图的写生、那句饱含自重的题跋九游体育娱乐网,都是他对苏州最深千里的爱好,将一位游子的故居情,永远定格在文字与时光里。
发布于:江苏省